菌株分選是微生物研究與工業(yè)應用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過程中常因技術操作、設備狀態(tài)等因素出現(xiàn)問題,影響分選效果。以下結合實際場景,梳理常見問題并給出針對性解決方案。?
一、分選純度不足?
問題表現(xiàn):分選后目標菌株中混入雜菌,難以滿足后續(xù)實驗或生產(chǎn)需求。?
核心原因:樣品預處理不全,雜菌未有效去除;分選設備識別精度低,無法精準區(qū)分目標菌株與雜菌。?
解決方案:分選前增加樣品純化步驟,如采用梯度稀釋結合選擇性培養(yǎng)基培養(yǎng),初步篩選目標菌株;若使用流式細胞術或圖像識別分選設備,需提前優(yōu)化識別參數(shù),例如針對目標菌株的熒光標記強度、細胞形態(tài)特征設置專屬識別閾值,減少雜菌誤選。?
二、分選效率低下?
問題表現(xiàn):單位時間內分選的目標菌株數(shù)量少,無法滿足高通量實驗需求。?
核心原因:樣品濃度不合理,過稀導致設備反復識別空樣本;操作流程繁瑣,人工干預步驟過多。?
解決方案:通過顯微鏡觀察與計數(shù),將樣品濃度調整至設備最佳處理范圍(如流式細胞術分選常需10^6-10^7個/mL);優(yōu)先采用自動化分選設備,借助配套軟件預設分選程序,實現(xiàn)樣品上樣、識別、分選的全流程自動化,減少人工操作耗時。?

三、菌株活性受損?
問題表現(xiàn):分選后目標菌株存活率低,無法正常培養(yǎng)與應用。?
核心原因:分選過程中機械力過大(如微流控芯片通道狹窄導致細胞擠壓);分選環(huán)境不適宜(如溫度過高、滲透壓失衡)。?
解決方案:選擇低剪切力的分選設備,例如采用寬通道設計的微流控芯片;在分選緩沖液中添加保護劑(如5%甘油),維持菌株滲透壓穩(wěn)定,同時將分選環(huán)境溫度控制在25-30℃,避免溫度劇烈波動;分選后快速將菌株轉移至適宜培養(yǎng)基中培養(yǎng),縮短暴露時間。?
四、設備故障頻發(fā)?
問題表現(xiàn):分選過程中設備突然停機或報錯,導致分選中斷。?
核心原因:設備長期未維護,部件老化(如流式細胞術噴嘴堵塞);樣品中雜質過多,堵塞設備通道。?
解決方案:定期按設備說明書維護,每周清潔分選通道、校準識別系統(tǒng),每月檢查易損部件(如噴嘴、管路)并及時更換;分選前對樣品進行過濾處理(使用0.22μm濾膜),去除雜質與大顆粒,避免設備堵塞。?